当前位置: 协会动态 > 资讯中心 >

中国海洋大学第五届自俭译学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05-27
        2024年5月24日,由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主办、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支持、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第五届自俭译学研究生论坛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新时代的翻译实践与对外传播”为主题,旨在积极对接服务国家对翻译人才的战略需求,增强参会研究生的国际传播意识与学术创新水平。
 
开幕式现场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朝晖,中国外文局翻译院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黄玉龙分别代表论坛主办单位和支持单位致辞。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于国栋主持开幕式。陈朝晖表示,自俭译学研究生论坛是培养翻译学方向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创新性平台,是整合所思所学、展示自我的大好舞台,希望参会研究生珍惜学习交流机会,在学术思维的碰撞与交融中感受到学术研究的真正意义。黄玉龙表示,当前,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正处于“宣传-国际传播-互动式交流”三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他指出,这个阶段应更加重视外语学习、凸显翻译价值。外语专业学生要成为“内知国情、外晓世界、融通中外”的新时代国际传播人才,应牢记“外语是基础、专业是支撑、文化是关键”。
 
陈朝晖致辞
 
黄玉龙致辞
 
        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外文局原副局长兼总编辑、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黄友义在线作主题为“让译学研究更好地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主旨发言。他指出,新时代的译学研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应从服务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积极运用人机互动的技术手段,全力做好“翻译中国”的工作。当前,提升翻译能力和国际传播能力刻不容缓,外语教育应致力于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外语人才,助力构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更好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副院长、中国翻译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国际翻译家联盟亚洲中心主席邢玉堂围绕对外翻译中的受众意识作主旨发言,结合丰富的翻译实践案例,从文化差异、受众理解、思维习惯、阅读体验、语言风格等方面阐释了受众意识在翻译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强调了高质量翻译对于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重要意义以及高端翻译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黄友义作主旨发言
 
邢玉堂作主旨发言
 
        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许玲玲宣读本次论坛获奖人员名单。黄玉龙、中国海洋大学博士生导师杨连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军峰等为获奖研究生颁发获奖证书。
 
许玲玲宣读获奖名单
 
        论坛特邀专家发言环节由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徐德荣主持,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秋荣、外文出版社英文编译部副主任刘奎娟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蓝红军围绕本次论坛主题,从不同角度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赵秋荣从基于语料库的译者身份与译本语言特征的研究出发,分享了对选题的思考;刘奎娟认为时政话语翻译和国际传播从业者需要具备责任心、同理心、敬畏心、政治理论素养和文化学养;蓝红军提出翻译的国家性是翻译学知识拓展的新向度。专家们的发言兼顾理论与实践,兼具广度与深度,在场听众深受启发,现场气氛热烈。

 

赵秋荣作主旨发言

刘奎娟作主旨发言

蓝红军作主旨发言

        论坛安排了博士组和硕士组获奖论文汇报,与会青年学者就文学翻译、典籍翻译、时政翻译、译者风格等相关议题开展广泛交流。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教授赵军峰,南开大学教授胡翠娥,北京科技大学教授赵秋荣,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任东升、徐德荣和副教授李力受邀为获奖论文报告作点评。
 
博士生分论坛
 
硕士生分论坛

        “自俭译学研究生论坛”是中国海洋大学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和举措,旨在纪念我国著名外语学者、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原会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首任院长和翻译学科奠基人杨自俭先生。自举办以来,论坛影响力不断提升,获得各界广泛关注,取得良好成效。
 
参会人员合影
 
供稿: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
点击:
返回页首 返回上一页